【龙潭故事】难忘四十年前的一瞥
【龙潭故事】难忘四十年前的一瞥
近悉我的老邻居、“南京金箔”历史重要讲述人李兴锦先生仙逝,此日正值端午佳节,笔者正伏案头为《中国工艺美术全集▪金线金箔篇》撰写文稿,浮想联篇,追忆逝者,特推出十年前的一篇旧作,供家乡人阅读。并借此文悼念这位为南京金箔留下许多记忆的老者。
——管秋惠
我的家乡在南京市栖霞区的龙潭。那是一个在五百多年前就曾建过镇的古镇了。明清时期的龙潭镇曾留给后人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有进士坊,有康熙行宫,有石人石马的李镗墓等等,可惜这些物质文化遗产没有被保护下来。现在镇的格局是民国时形成的,基本上还保留了民国时的风貌。电影导演欲拍反映民国小镇上的故事片,熟悉龙潭的人都说:龙潭不失为一理想之地。
我曾经对“龙潭”的地名发生过兴趣。
我发现全国有许多地方都有叫做“龙潭”的地名。
上了点年龄的人都还能哼得出《红灯记》里李玉和的一段唱腔:“上级派人到龙潭,时间约好七点半,等车就在这一班”,那是吉林省的龙潭。
重庆酉阳县也有个龙潭,这个龙潭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因而名气也颇大。
我对家乡的龙潭还是有几分得意的,因为《辞海》里介绍地名“龙潭”,只选择了一处,这一处就是我的家乡龙潭。打开《辞海》,找到“龙潭”条目:《辞海》里赫然地记着:“镇名,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部。京沪铁路线上。清初康熙、乾隆南巡时曾在此设行宫。因镇南蟠龙山有龙潭得名。有著名的中国水泥厂。”
这几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以当代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发源地而闻名于世的龙潭,象是从深闺里走出的美女,一下吸引了人们的眼光,人们都在重新打量这位美女了。
2006年,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家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把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传承重任也交给了龙潭的金箔厂家。
南京金箔不仅在国内闻名,而且在全世界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代南京金箔的年生产量占全国的大部分,并且也是占世界金箔业的大部分。
从建筑装饰上可以说南京的金箔让世界金光灿烂。
目前龙潭金箔业企业已达八十多家,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一处旗鼓相当的小镇。
据龙潭金箔业人士反映,近年常有国外金箔业的同行来龙潭考查、洽谈金箔业务。在欧洲金箔业的一些小镇上,同行们都知道在中国的南京,有个出产金箔的小镇名叫龙潭。龙潭金箔业发生的事他们很快就能得知,甚至龙潭镇上的人还不知晓。
今年龙潭有位金箔企业家去德国考察,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同行向他说起近期龙潭有个金箔厂家发生了一件事,这位龙潭的企业家听了很是吃惊,他从龙潭出国前还未听说起,不想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竟然被传得沸沸扬扬。
今年初春的一天,我陪市文化局的领导去龙潭金箔厂家送非遗牌匾。当牌匾颁发给厂长时,周围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大家凝望着眼前泛着银白色光芒的牌匾,看着下面的落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大家都感觉到这是一块不同寻常的、含金量很高的牌匾。我望着这块牌匾,头脑里一下闪过四十年前曾瞥见过的一块挂在人的脖子上的牌子,四十年来,那一瞥总是挥之不去,也许我终生都丢不掉那一瞥。
在我的记忆中街上住着许多靠吃金箔饭为生的人家。那时龙潭镇上的路是用当地产的青石块铺成的。
岁月的锋芒将每一块青石都磨得铮亮,夏天,人们穿着木靸板鞋,在青石块上趿出音乐般的节奏。街两边的屋顶上是一式的灰黑色小瓦,瓦棱上长着青翠的小草。
四十年前是我童年的时代,南街的炮楼下和资本家屠述三创办的述三中学的大院里留下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我甚至认为,若从人生的时间段上来分的话,童年是我一生中最愉快、最幸福的时期,尽管那时期我的物质生活还很贫乏。
四十年前,我的家在龙潭镇的南街上,南街是一条老街,街上有“均益”、“益美”、“锡泰祥”老字号店铺,街两边的人家迎街的一面一式的都是红门板“墙”。
这些红门板的上部是插在房檐下的木槽中,下部是插在石槽上的,其中有两扇可以开合的大门,这种门是民国时开店铺流传下来的,一块一块门板上起来就是一堵墙,下下来就是敞开的店铺,想开小些,可以少下一些门板,想开大,将门板全部卸下。
细想起来,这种门比当今普遍使用的卷帘门还要科学,真有点文化遗产的味儿。
那年的一天早晨,我在街边刷牙,一抬头,猛然发现邻居的一个老人脖子上挂着一个牌子站在屋檐下,老人倚在身后的红门板上,我从牌子上的文字知道了老人叫李国兴。
他是坏人?那年头人们是说不清好坏的。我从父亲的嘴里得知李国兴在过去是“放金线”的,“过去”显然指的是民国时期了,按照他的年龄是够不上为皇上的龙袍提供金线的。其实,民国时期南京的金线金箔业是很萧条的。所谓“放金线”,就是雇人来家打金箔,再经过打纸、做胶、揹金、砑金、切金等多道工序,生产出金线来,再把金线送到南京城里去卖。我想无论是给皇上做金线还是在民国年间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金线,劳动赚钱都是生活的需要,是无可非议的。
从今天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保护以人为核心的艺人们的手工技艺,而这一技艺在四十年前恰恰成了一种罪状,被展示在艺人脖子下面贴着白纸的牌子上。
我是一位文化工作者,近些年来非遗的保护工作成为文化工作的一项新的工作内容,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对家乡的金箔更多了一份情感。
我去金箔厂家调查南京金箔发展史、金箔锻制技艺时,厂里安排向我介绍的艺人不想就是李国兴的儿子李兴锦,我应该叫他一声李叔叔了。我佩服李兴锦能说出许许多多关于金箔的历史、金箔的技艺,还有金线制作的技艺,他为我们申报非遗制作非遗申报文本提供了许多技艺信息。
我在想,如果他的父亲还在世的话,一定会有更多的信息被记录下来,手工技艺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往下流传的,李兴锦的信息里一定有从他父亲那儿承继过来的信息元素。四十年来,从一个挂在人的脖子上的牌子到文化遗产的牌匾,体现了我们社会的一个的进步,折射出今天的社会对传统手工劳动技艺的重视,对民间艺人的尊重,说明了民间艺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一再有个想法,《辞海》在今后再版时若能修订一下关于“龙潭”的条目,补充一点关于龙潭与南京金箔的关系,该多好啊,我想可以这样:“镇名,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部。京沪铁路线上。清初康熙、乾隆南巡时曾在此设行宫。因镇南蟠龙山有龙潭得名。有著名的中国水泥厂,是闻名中外的南京金箔的发源地。”